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OpenAI版抖音可能要来了,但里面的一切都是AI生成的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DeepTech深科技

就在我们还在吐槽短视频软件上刷到的内容“好难看”的时候,OpenAI 似乎准备告诉大家:不,没准还能更难看。

根据 WIRED 披露的消息,OpenAI 正在筹备推出一款独立应用,专门用于其视频生成模型 Sora 2。这款应用最大的特点是,它几乎就是 TikTok 的翻版,但有一个关键区别:你在上面看到的每一帧画面,都将由 AI 生成。

从 WIRED 获得的内部文件来看,这款尚未正式命名的应用采用了如今已经无处不在的垂直视频流设计,用户通过上滑来浏览内容,右侧有点赞、评论和 remix 的按钮。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就是 TikTok、Instagram Reels 和 YouTube Shorts 共同塑造的短视频应用模板。但 OpenAI 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它希望通过一个完全由 AI 生成内容的平台,让用户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体验视频创作和消费。

OpenAI版抖音可能要来了,但里面的一切都是AI生成的图丨TikTok 的垂直视频流形式(来源:Tiktok)

这款应用的核心是 OpenAI 的下一代视频生成模型 Sora 2。用户可以使用这个模型创建长达 10 秒的视频片段。为什么只有 10 秒?当然是因为目前的视频生成不足以支撑起更长内容的稳定性。Sora 的第一个版本虽然允许生成最长 60 秒的视频,但实际上很难在整个时长内保持连贯性和真实感——视频越长,AI 胡言乱语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短视频这种格式,对现阶段的 AI 视频生成技术来说,或许是最合适的展示舞台。

但真正让这款应用与众不同的,不仅仅是内容的生成方式。

根据披露的信息,应用内置了一套身份验证系统,用户可以通过面部识别技术来确认自己的数字肖像。完成验证后,用户便可以在 AI 生成的视频中使用自己的形象——到这里听起来还算正常。但接下来的设定就有些不妥了:其他用户也可以标记你,并在他们创作的视频中使用你的肖像。为此,系统会在你的肖像被使用时发送通知,即便那段视频还只是保存在草稿中,从未公开发布。

这个功能的设计初衷,大概是为了增强社交互动性,比如让朋友们能在 AI 生成的虚拟场景中一起“出镜”。WIRED 的报道中就举了一个例子:某人可以生成一段自己和朋友在主题公园坐过山车的视频。但在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已经引发广泛社会担忧的今天,允许他人近乎随意地使用你的肖像来生成内容,这个设定无论如何都显得过于激进。毕竟,在监管 AI 技术方面,美国联邦政府目前为数不多能达成共识的领域之一,就是需要对非自愿的深度伪造内容提供某种程度的法律保护。

OpenAI 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些潜在的风险。据报道,Sora 2 应用将内置多种保护机制,包括拒绝生成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以及通过过滤器来限制某些特定类型的视频。实际上,OpenAI 在推出第一代 Sora 时就曾强调,他们为模型添加了防护措施,以防止生成裸体或暴力露骨的图像。但后续的测试表明,这些防护并非万无一失——尽管成功率不高,系统确实仍然会以低但非零的概率生成被禁止的内容。在处理用户肖像这种高度敏感的个人信息时,这样的失误率是否可以被接受,恐怕会是一个引发激烈讨论的问题。

而 OpenAI 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布局社交应用也绝非偶然。据 WIRED 报道,OpenAI 内部有一种普遍看法,认为美国政府近年来针对 TikTok 的反复拉锯,为市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期。无论 TikTok 最终的命运如何,美国市场对短视频应用的巨大需求不会消失。因此,一款“与中国没有紧密联系”的本土短视频平台,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或许确实具有某种特殊的吸引力。

目前,这款应用已经在 OpenAI 内部上线测试了一周时间。内部文件显示,员工的反馈“压倒性地积极”。据说,有些经理甚至开玩笑说,这款应用可能会严重影响员工的生产力,因为它实在太吸引人,导致员工们使用得太过频繁。这种内部热情究竟是源于对产品的真实兴奋,还是科技公司内部常见的那种自我说服式的乐观,外界还不得而知。OpenAI 官方拒绝对此报道发表评论,所以这款应用何时会向公众开放,以及在正式推出前是否会进行重大调整,都还是未知数。

不难看出,OpenAI 很可能希望 Sora 2 应用能够复制 ChatGPT 的成功路径。ChatGPT 之所以能够引爆全球对大语言模型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极其简单直观的交互界面,让普通用户第一次能亲身体验到 AI 文本生成的能力。这背后的逻辑同样适用于视频领域:虽然 Sora 模型 2024 年 12 月就已发布,并先后提供了网页版和 ChatGPT 应用内的集成,但一个专门设计的、体验类似 TikTok 的独立应用,可能会让更多人直观地意识到 AI 视频生成的潜力——或者说,被这种潜力所吸引。

当然,OpenAI 并不是唯一一个在这个赛道上押注的玩家。今年早些时候,Google 就已宣布计划将其最新的视频生成模型 Veo 3 的定制版本整合到 YouTube 中。相比之下,TikTok 自身对 AI 生成内容则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它最近重新修订了平台规则,现在明确禁止“在公共重要事务上具有误导性或对个人有害”的 AI 生成内容。

就在前几天,Meta 刚刚在其 Meta AI 应用中推出了一个名为 Vibes 的新功能——同样是一个完全由 AI 生成视频所组成的信息流。为了宣传这个功能,马克·扎克伯格在 Instagram 上发布了一段 AI 生成的视频,内容是一位父亲试图计算 30 美元午餐的小费,结果算出来至少要 6,000 亿美元。

OpenAI版抖音可能要来了,但里面的一切都是AI生成的图丨Meta Vibes(来源:Meta)

正如一位 Instagram 用户在那条帖子下评论的:“Bro 在自己的应用上发布 AI 垃圾。”事实上,Vibes 推出后在社交媒体上遭遇了几乎是一边倒的负面评价。从可爱的毛绒生物骑自行车,到埃及公主玩自拍,再到穿着定制烘焙服的小猫揉面团,这些内容或许展示了当前 AI 技术的某种进步,但它们是否真的是人们想要在社交媒体上花费时间观看的东西,则完全是另一个问题了。对于 OpenAI 来说,问题也同样如此。

参考资料:

1https://www.wired.com/story/openai-launches-sora-2-tiktok-like-app/

运营/排版:何晨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ooj.cn/26897.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