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中企经营的达尔文港被盯上了|北京观察

  来源:直新闻  美企拟竞购澳洲达尔文港  澳大利亚达尔文港的归属问题再生波澜。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美国私募基金公司博龙资本管理(Cerberus)称,拟竞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达尔文港。该港口位于澳大利亚,目前港口的经营权由中国的企业岚桥集团所有。

  来源:直新闻

  美企拟竞购澳洲达尔文港

  澳大利亚达尔文港的归属问题再生波澜。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美国私募基金公司博龙资本管理(Cerberus)称,拟竞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达尔文港。该港口位于澳大利亚,目前港口的经营权由中国的企业岚桥集团所有。

  在27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强调,有关中国企业通过市场方式获得达尔文港租约,其合法权益应受到充分保护。

中企经营的达尔文港被盯上了|北京观察

  据悉,2015年,澳北领地政府将达尔文港的99年租约,以5.06亿澳元的价格出售给中国岚桥集团。在赢得达尔文港租约后,澳政府多次对该租约进行审查,但并未发现任何安全风险。

  外界注意到,参与竞购的美国私募股权公司博龙资产管理与特朗普政府有一定关联,公司联合创始人范伯格(Steve Feinberg)于今年3月被任命为美国国防部副部长,令外界揣测达尔文港交易是否涉及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较量。

  有国际关系学者在接受直新闻采访时指出,当前澳大利亚执意要强制收回岚桥集团对达尔文港的经营权,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从外部因素来说,学者认为,从2015年岚桥集团通过正常程序取得达尔文港经营权开始,美国就十分关注此事,并表达了不满。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还直接就此问题向澳大利亚表达了关切。该学者认为,美国如此关注达尔文港,主要是因为该港的地缘战略位置。

  直新闻注意到,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面向东南亚,是美国军事战略的重要后方,也是澳大利亚前沿防御的重要基地。达尔文港自奥巴马时代便受到美国关注,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在达尔文轮驻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后来美国出台“印太战略”,对达尔文地区的军事战略价值更加重视,澳大利亚也升级和扩建了位于此地的空军基地,供美国使用,作为其配合美国军事部署的一个重要行动。

  从澳大利亚内部角度来看,学者认为,由于前些年中澳关系恶化,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负面和威胁认知”加剧,对中资企业投资澳大利亚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宽容度”急剧下降,不仅否决了多项中企对澳投资项目,也对现有项目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在这种背景下,达尔文的问题不断发酵,每到大选或者中澳关系出现问题时就被炒作,导致的结果是,在澳大利亚国内,谈论达尔文港不仅是一个商业项目,而且涉及“国家安全”。因此,无论是澳大利亚联盟党还是工党,对此问题都比较强硬。

  在刚过去的澳大选中,两大政党均主张收回达尔文的经营权。分析认为,因为达尔文港新出现的“安全属性”和所谓的“安全关切”,两大政党便竞相在该问题上示强,以显示其维护澳大利亚“国家安全”的决心。从这个角度来看,达尔文港甚至成为了政党之间博弈的工具。

中企经营的达尔文港被盯上了|北京观察

  “债务陷阱”论调卷土重来

  与达尔文港问题几乎同时,澳大利亚的洛伊研究所发布一份报告说,由于今年发展中国家向中国偿还的债务创历史新高,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报告还提出,中国可能试图将发展中国家用作地缘政治筹码。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指出,中国同发展中国家的投融资合作遵循国际惯例、市场原则和债务可持续原则。少数国家散布所谓中国“债务责任”论,避而不谈多边金融机构和发达国家商业债权人才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债权方和偿债压力源。

  “谎言盖不住真相,公道自在人心。”毛宁说。

  专家认为,这种论调本质上仍是“债务陷阱论”的翻版,缺乏事实依据,政治动机昭然若揭。中国坚持平等合作、共同发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伙伴,而不是所谓的“控制者”。

  随着澳工党政府开启第二任期,回顾过去3年,中澳关系整体上重回平稳轨道,两国各层级的沟通恢复,之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然而,澳大利亚对华认知却没有因此完全改变,不少澳舆论仍然倾向于用“挑战”“威胁”“对手”等词汇描述中国。

  中澳关系再站十字路口

  能否稳住合作回暖势头?

  专家认为,当前澳大利亚对华政策的最大制约,仍然来自美国的战略压力。中美竞争态势持续激烈,使澳大利亚在对华事务上的政策空间受到压缩。而从其国内政治看,此次工党以明显优势赢得连任,也意味着其在内政外交上的操作余地有所扩展,特别是在对华政策上面临的党内和民意阻力相对较小。

中企经营的达尔文港被盯上了|北京观察

  此次选举结果也显示,工党在多元族群、包括华人社区中的支持率稳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澳社会对过去几年对华强硬路线的反思和调整意愿。特别是在经济复苏、教育交流、人员往来等领域,稳定对华关系有着现实需求。

  分析认为,中澳关系的未来走向,既取决于工党政府能否保持战略自主、排除外部干扰,也离不开中美关系的整体走向。如果中美关系延续紧张态势,澳大利亚如何在同盟压力与国家利益之间找到平衡,仍是一个现实考验。

  作者田鑫

责任编辑:刘鹏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火虎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33303.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